兩天半的上海行程,交通幾乎都是在巴士上渡過。也因此,給了我一個非常獨特的「巴士街拍」系列照經驗。
跟步行街拍很不一樣。很不一樣。

結果第一張就不是在巴士上拍的......
每次下飛機都要等好久。與其跟人家擠,不如拿出相機拍拍照。

上海的灰色冬天。這張也不是從巴士上拍的......最好是有 12 層樓高的巴士......

電話中。
上海的新舊建築交替是我覺得最迷人的地方。
另外,我在這趟旅程中發現一個小訣竅:
E-P1 的黑白粗顆粒模式 (art5 filter) 如果 EV+0.7~1 左右,會產生一種相當獨特的光影質感。之前我用 GRD2 拍黑白時也曾經試出來過,但這次開始比較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這個訣竅了。

在巴士上面,看行人走路,感受和步行街拍的確不同。

比較超然。


巷子看起來也不同。

因為視角。


上面提到的加 EV,在高光部分真的很有趣。這張半按快門測好光之後,左方出現一個強烈光源,結果行成底片每卷第一張有時會出現的「火燒片頭」效果。好玩的驚喜。

在巴士上街拍,另一個趣味是,從 公車裡 拍 公車裡。
One,
or Many.


火鍋店。當時還是裝著 17/2.8,根本無法 zoom in 到對桌。因此我還是抓拍了一張,回來再裁圖。如果帶的不是千萬畫素的 E-P1,而是 6MP 的 R-D1s,裁完可能慘不忍睹。再一次讓我反省了,高畫素不是全然空談。

夜歸。

晝又出。

這張是我用 RAW 重新套用 art6 filter 出的 JPG。它特別的地方在於,左邊玻璃剛好倒映我的臉色,和清潔員的制服相近;而巴士玻璃本身的藍綠色則和清潔車同色系。整個畫面因此涇渭分明。

當然,自行車始終是不能不拍的符號。


離開時前往機場的路上,拍到和北京截然不同的樹。

上飛機之前,先讓他們搞定一切。

然後,醒來,已經在台北。
E-P1 + 17/2.8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